肝癌能早期診斷嗎?

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 王正旭主任 | 2008 七月 01


在台灣,目前已知B型肝炎和C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導致肝癌最重要的原因。另外飲酒和性荷爾蒙也是致癌的重要因素。換言之,只要能掌握罹患肝癌的高危險群,在發病之前密切追蹤其肝臟變化,就能儘早找到病灶而加以治療,所以,肝癌是能早期診斷的。


肝癌是肝細胞癌化後增生的結果,一般而言,肝癌細胞密度和正常肝臟細胞密度不一樣,所以利用超音波檢查可以從正常肝臟中把一公分以上的病灶篩選出來,再配合其他檢查如肝臟血管攝影、磁共振照影等,做進一步的判斷,最後以開刀或針抽病理組織切片,便可證實肝癌診斷


但是並非所有的肝癌病灶都可以用超音波檢查出來,因為有時候,肝癌的位置長得太靠近橫膈或其他死角,超音波便無法偵測到,因而錯失早期診斷的時機。其次,有少數的肝癌病灶與正常肝組織之回音相同,致使超音波無法加以區別。當然,操作超音波檢查醫師的技術也相當重要,因為一公分大的腫瘤有時實在不容易發現。


目前認為,三公分以下的肝癌可以稱為小型肝癌。經開刀治療後,小型肝癌五年之存活率介於40%到70%之間。根據研究報告,肝癌細胞從一公分長到三公分大小約須四到六個月左右,若是一次超音波檢查錯失了一公分的癌病灶,四到六個月後再檢查一次,其病灶可望維持在三公分以下,如此對預後應不致有太大的影響。


血清胎兒球蛋白濃度上升也是肝細胞癌化後的表現。對慢性B型或C型肝炎患者或甚至已呈現肝硬化病人,若其胎兒球蛋白濃度逐漸上升的話,也要特別留意發生肝癌的可能性。此時更要密切注意且仔細做超音波檢查,必要時可利用電腦斷層攝影或磁共振檢查做為輔助診斷的工具。但是約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小型肝癌病患其胎兒球蛋白濃度仍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所以不可誤認為胎兒球蛋白濃度正常就不是肝癌


上述所提高危險群的男性病人過了40歲以後,肝癌發病率就逐步升高,若又有長期喝酒習慣的話,其危險性更大。所以肝癌要早期診斷並不困難,尤其是高危險群患者,若能遵循醫師指示,定期四到六個月做一次超音波和驗血檢查,就能找出小型肝癌,如此一來,經積極治療後,即可提高治療的機會。


以上專業資料或新聞來源為: 台灣癌症防治網,若有涉及侵犯原著者權利或著作權,請立即以留言或email與我聯絡,我會將不適合之文章即時下架,冒犯之處請多見諒,謝謝! 聯絡方式如下: wantan0602@yahoo.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ing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